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关注公众号

获得最新科研资讯

植物-生物互作与免疫中心朱旺升课题组

简介 植物抗病分子遗传研究组

分享到

祝贺刘丹丹同学和队友勇夺2024年度中国农业大学羽毛球联赛冠军

16.04.2024

       2024年4月14日,我院羽毛球队选手们在2024年中国农业大学“院际杯”羽毛球联赛中凭借出色的技艺和顽强的拼搏精神,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荣获第一名。实验室刘丹丹同学为学院羽毛球队队员。祝贺丹丹,祝贺球队!

实验室第一篇关于玉米的抗病基因克隆工作在PBJ以封面文章正式发表

22.03.2024

        2023年,实验室从玉米中鉴定了一个具有抗病和抗虫功能的新基因ZmBGLU17发现其编码具有质外体和液泡双定位的糖苷水解酶,证明其质外体定位介导了玉米对茎腐病抗性,液泡定位则参与玉米对亚洲玉米螟的抗性;并发现感病玉米品种在ZmBGLU17 内含子存在单碱基变异,该变异能改变其mRNA选择性剪切,从而导致抗性丧失,为改良抗病虫玉米提供了新靶点。该工作于2023年11月27日在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线上发表。近日,2024年3月21日,该论文被PB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编委推荐课题组最近关于植物核心免疫受体helper NLR的工作

20.01.2024

        在植物和病原互作过程中,由细胞内NLR受体介导的先天免疫反应在作物抗病中发挥关键作用。已知多个NLRs受体传递的免疫信号都汇聚于下游的一类关键节点蛋白—辅助型NLRs(hNLRs)。病原菌通过分泌毒性因子—效应蛋白,进入到宿主细胞并靶向植物关键免疫调控组分。研究病原菌能否抑制植物hNLR蛋白以及植物演化的防御机制,将有助于深入理解植物-病原菌互作的共进化关系。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朱旺升教授团队成功鉴定到一个能够直接攻击hNLR蛋白的病原菌效应蛋白,并深入揭示了植物的反攻击策略。研究发现来自病原细...

恭喜课题组王明玉博士获得“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和“中国农业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

18.01.2024

        祝贺课题组博士毕业生王明玉同学荣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和“中国农业大学优秀毕业生”称号,这是对该同学在校期间优异学术表现和突出科研成果的肯定。

        王明玉同学在校期间,一直致力于实验室的研究工作,严格遵守实验室规范,勤奋刻苦,表现出了极高的学术素养。在导师朱旺升教授的指导下,科研上取得了重要突破,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为提升我校的学术影响力做出了积极贡献。
    &...

中国农业大学第二届玉米抗病创新团队研讨会成功召开

12.01.2024

       2021年,在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徐明良教授的倡导和带领下,联合生物学院徐凌课题组、毕国志课题组和植保学院朱旺升课题组成立了中国农业大学玉米抗病创新团队,团队成立两年来,成员之间在项目申报、课题进展和文章发表等方面进行了紧密的合作。为有效促进团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决定每年召开一次全体老师和同学的研讨会,由四个课题组轮流承办。 第一届玉米抗病创新团队研讨会于2022年11月8日召开,由朱旺升课题组承办。

       2024年1月11日 9:00-18:30,第二届玉米...

helper NLR生物学研究爆发的一个月!

29.12.2023

最近几个星期,英国TSL实验室Sophie Kamoun及其合作者发表了8篇关于helper NLR生物学的研究和综述论文,涵盖helper NLR组织特异性、信号转导和结构解析。Sophie Kamoun在年终岁末之时写了一个总结,现全文分享。原文链接:Contreras, M.P., and Kamoun, S. (2023) Papers galore: A year-end update on immune receptor networks. Zenodo. https://doi.org/10.5281/zenodo.10439409

Th...

王被贼擒: 当helper NLR变成guardee!

29.12.2023

尹志远博士在ADR1s论文发表在预印本上时写了一个公众号推送,实在精彩,忍不住全文分享!志远博士开了一个“受体传”的公众号,写了好多关于受体的精彩故事,把植物免疫受体研究的故事和历史写的很精彩,也有很多他自己的思考,强烈推荐!

【原创来自:尹志远创建公众号“受体传”】

虚实之间有阴必有阳

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孙子兵法·虚实篇》

    很多做自然科学研究的老师(包括一些老外),特别喜...

课题组朱旺升教授参加央视科教频道(CCTV-10) 【2023年度国内国际十大科技新闻】的报道录制

26.12.2023

        2023年,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发表了德国科研团队关于玉米真菌病害的致病机制研究论文,该研究入选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评选的2023年度国际十大科技新闻,课题组负责人朱旺升教授受邀参加了央视CCTV-10科教频道关于该研究的报道录制,对玉米真菌病害的致病机制进行了解读。

        视频链接:https://tv.cctv.com/2023/12/25/VIDEgVBIZTtaWIjUIZBdxopO231225.shtml?spm=C5595387...

恭喜实验室第一个博士生王明玉同学顺利通过博士毕业论文答辩!

21.12.2023

        2023年12月21日下午两点,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冬季博士毕业论文答辩(孙文献课题组牟保辉、朱旺升课题组王明玉和刘文德课题组夏信瑶)在新植保楼1009举行。

        课题组第一位博士生王明玉同学参加并顺利通过了博士毕业论文答辩!

        恭喜王明玉同学!

Mol Cell期刊官网Featured content推荐实验室最新研究论文

17.12.2023

实验室关于植物小肽激活ACD6通道的研究论文“Small proteins modulate ion-channel-like ACD6 toregulate immunity in Arabidopsis thaliana”作为同期亮点被推荐到Molecular Cell官网首页,同时文章改为开放获取状态,可以免费下载:https://doi.org/10.1016/j.molcel.2023.10.030

Featured Articles have received especially strong positive comments...

实验室研究成果被CellPress细胞出版社微博遴选报道!

02.12.2023

11月28日CellPress细胞出版社微博在线报道实验室Mol Cell文章

课题组最新研究成果在线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揭示双重亚细胞定位的β-葡萄糖苷酶赋予玉米病虫害抗性的作用机制

28.11.2023

        玉米(Zea mays. L)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作物,是世界各地食物、饲料和生物能源的重要原材料。尽管近几十年来玉米的产量稳步增长,但病虫害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也是全球迫切关注的问题。由土传病菌腐霉菌侵染引起的茎腐病是一类严重危害玉米生产的病害,导致了玉米质量和产量大幅下降。近年来,由于气候条件、栽培方式和玉米品种的变化,玉米腐霉茎腐病已成为我国黄淮和西北地区主要的玉米病害(王晓鸣和王振营,2018;郭成等,2019)。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玉米腐霉茎腐病发生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开展玉米腐霉茎腐病抗性遗传研究、抗性基因...

实验室发表于Molecular Cell和Cell Host & Microbe上的文章50天内免费下载!欢迎大家下载引用!

23.11.2023

Chen et al., 2023, Molecular Cell 83, 1–12

免费下载地址:https://authors.elsevier.com/a/1i8243vVUPNzAZ

 

Wang et al., 2023, Cell Host & Microbe 31, 1792–1803

免费下载地址:https://authors.elsevier.com/a/1i3756t8JEm%7ElD

 

 

课题组最新研究成果在线 Molecular Cell 揭示植物新型钙离子通道ACD6调节免疫反应的机制

23.11.2023

2023年11月22日,团队联合德国马普发生物研究所(图宾根) Detlef Weigel 实验室在 Cell Press 旗下期刊 Molecular Cell 在线发表题为 "Small proteins modulate ion channel-like ACD6 to regulate immunity in Arabidopsis thaliana" 的研究论文。

        钙信号作为细胞重要的第二信使,在动植物...

Cheers!-庆祝实验室第一篇文章在线Cell Host & Microbe

10.11.2023

        庆祝实验室第一篇文章在线Cell Host & Microbe

        2023年11月8日,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朱旺升研究团队在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旗下期刊Cell Host & Microbe上发表了题为“The plant immune receptor SNC1 monitors helper NLRs targeted by a bacterial effector”的研究论文。该...

课题组研究成果上线Cell Host & Microbe 揭示病原菌抑制植物中枢NLR免疫蛋白的分子机制和植物的防御策略

09.11.2023

植物识别并防御病原菌有两道屏障:第一道屏障是质膜上的PRR受体介导的PTI (Pattern Triggered Immunity);第二道也是最后一道屏障,是由胞内免疫蛋白NLR介导的ETI (Effector Triggered Immunity)。病原菌往往分泌效应蛋白去抑制第一道防御屏障,而NLR蛋白则能通过识别效应蛋白激活最后一道屏障,其分子机制在过去二十多年中得到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但是,病原菌能否和如何抑制植物免疫的最后一道屏障,是目前普遍关注的科学问题。如果病原菌能抑制植物免疫系统最后一道屏障,植物又如何做出反击呢?回答这些关键科学问题将帮助我们深入理...

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杜克大学何胜洋教授与本课题组师生深入交流并进行学术指导

13.09.2023

        何胜洋,美国杜克大学教授,HHMI研究员,美国科学促进会会士,美国科学院院士,曾任植物-微生物分子互作国际学会主席(2014-2016),现任PNAS, Current Biology和Molecular Plant等著名学术期刊的编委。何胜洋实验室主要研究病原菌的致病机制、以病原物分子为探针揭示植物中的重要免疫因子及生物学过程。近期,实验室重点关注环境因素及微生物群对植物致病的影响。他还在拟南芥和植物病假单胞细菌的互作中取得一系列突出成就,目前在Nature、Science、Cell、PNAS、Plant Cell等国际...

课题组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资助!

04.09.2023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公布了202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本课题组获得一项资助,总经费30万元。

陈俊斌博士申报的《玉米激发子小肽受体通过转录因子调控茎腐病抗性的分子机制》获得青年基金项目资助。

课题组本科生关琦洁同学获得2023年院级、校级优秀本科毕业论文!

13.06.2023

        毕业论文是全面检阅大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整体学习效果和能力培养状况一个至关重要的教学环节。做好学生的毕业论文工作,对全面提高我院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学院领导的统筹和各系全体指导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院开展本科生毕业答辩及校级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评选工作。我院共有101名毕业生进行2023届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其中20名同学的毕业论文获得优秀(A+/A)。校级本科生优秀毕业论文将从获得A+的学生中产生,经过各系推荐,共有10名同学参与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评选。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