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关注公众号

获得最新科研资讯

白凤杨课题组

简介 环境理论化学和环境催化化学

分享到
实验室简介

1990年10月生,东北师范大学物理化学专业(“双一流”学科) 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化学和中国化工学会会员。主要从事环境污染化学和物理有机化学方面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在环境中污染物的形成和转化机理及动力学方面开展了系列有价值的研究工作。担任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ChemosphereAtmospheric Environment,  ACS Earth and Space Chemistry等SCI学术期刊论文审稿人。已发表SCI论文42篇,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Chemosphere, 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 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A, Chemphyschem等高水平SCI期刊发表论文26篇,成果被高水平期刊Chemical Society Reviews,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等上的文章所正面引用,研究水平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

祝贺柳香环同学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和辽宁省优秀毕业生研究生荣誉称号!

柳香环,女,1997年8月出生,汉族,辽宁省建平县人。2021年6月毕业于沈阳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21年9月考入沈阳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攻读化学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至今以第一作者身份在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Chemphyschem、New Journal of Chemistry等国际SCI期刊发表科研论文5篇。

祝贺课题组倪爽老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获批科研经费30万元!

课题组在大气环境领域期刊Atmospheric Environment上发表关于有机硝酸酯新来源的研究论文

      近日,大气环境领域期刊Atmospheric Environment上刊发了我组了题为“Metal-Free Catalysis on the Reactions of Nitric Acid with Aliphatic Aldehydes: A New Potential Source of Organic Nitrates”的研究论文。文中采用量子化学结合统计动力学理论方法提出有机胺催化的硝酸和甲醛的暗反应生成羟甲基硝酸酯这一途径要优于传统的过氧自由基和一氧化氮的反应,并在能垒高度、速率常数和产物生成比等方面进行了系列对比分析,为探究和丰富有机硝酸酯未知来源进而解释大气有机硝酸酯的高浓度现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

    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结合统计动力学方法探究了HNO3和C1-C5醛类化合物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性质,分析了系列非金属物种对于有机硝酸酯形成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在一系列无金属物种的协助下HNO3和醛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可能是陆地上RONO2形成的新途径,主要结论如下:(1) 有机胺可以大大促进有机硝酸酯的形成,且有机胺催化的HNO3和HCHO的暗反应要比传统的RO2自由基和NO的光化学反应生成有机硝酸酯更为有利。(2) 有机胺催化的HNO3和HCHO反应制约的HCHO的大气寿命可以与OH自由基制约的HCHO的大气寿命相抗衡,当前催化反应体系可能是大气HCHO夜间的潜在消失途径。(3) 有机胺的良好催化效果取决于CH3NH2和CH3NHCH3具有优越的质子接受能力和显著的大气浓度,进而通过酸碱络合反应打破HNO3的O-H键,形成稳定的有机硝酸胺类化合物。本文有利于深入洞察大气环境中RONO2的新源,同时对于理解复杂环境中多物种参与的影响因素和本质有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访问量: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