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关注公众号

获得最新科研资讯

丁凡实验室

简介 我们对脚下土壤的了解,远不及对浩瀚的天体运动了解得多

分享到

丁凡研究组受邀参加GCRF微塑料全球挑战基金项目中方年终总结会

24.01.2024

          2024年1月20日,由中国农业大学和中国农科院环发所共同主办的GCRF微塑料全球挑战基金项目中方年终总结会,在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进行。GCRF微塑料项目由英国环境研究委员会(NERC)的全球挑战基金资助,题目为“Do agricultural microplastics undermine food securit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时间为2021~2025,研究目的是探究农用微塑料如何影响全球发展中...

丁凡受邀在中科院沈阳生态所昌图试验站开站学术研讨会上做报告

19.12.2023

       2023年11月11日至12日,在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昌图现代农业试验站开站暨“现代农业和粮食安全”学术研讨会的青年学术论坛上,丁凡副教授应邀作口头报告,报告以“地膜微塑料的残留及环境响应”为题,依托1987年建立长期地膜覆盖定位试验,阐明了长期覆膜土壤中地膜对微塑料的贡献为33%-56%,证明了微塑料在土壤中可以向下迁移到深层土壤,厘清了33年覆膜产生的(微)塑料残留对土壤养分、玉米生长和产量没有负面效应,挑战了当前残膜抑制会大田作物的认识。

   ...

丁凡研究组对辽宁省建平县地膜残留污染进行调研

20.10.2023

 孙瑛明

为了完成国际全球挑战研究基金“ 农业微塑料是否会危害发展中国家的食物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任务,2023.10.12-13日,小组成员吉德昌、李诗彤、常艺、于浩然、孙瑛明对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的覆膜地块进行了调研及采样。建平县,隶属于辽宁省朝阳市,位于辽宁省西部,燕山山脉向辽沈平原的过渡地带,横跨东经119°1'至120°2',纵跃北纬40°17'至42°21',属北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区,雨热同季,全年平均气温7.6 ℃,年平均降水量614.7 mm。建...

沈阳农业大学丁凡在地膜(微)塑料残留与环境响应方面取得一系列进展

30.07.2023

      地膜覆盖技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1979年引进我国,如今地膜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大田和温室种植环境中。地膜覆盖是保障缺水或寒冷地区农业生产力的重要技术措施,在我国西北一些地区,甚至到了“没有地膜,就没有产量”的程度。大量监测和统计数据显示,地膜覆盖技术可以使主要农作物增产30%以上。因此,地膜覆盖技术为我国乃至全球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地膜变成了“地魔”。地膜的广泛、持续使用导致农田中残留了大量的塑料,不仅影响农业生产和作物的生长、发育及...

丁凡受邀参加第四届全国环境微塑料污染与管控学术研讨会

03.06.2023

第四届全国(海洋)环境微塑料污染与管控学术研讨会于2023年6月5日-6月8日在上海举办。丁凡副教授应邀做分会场特邀报告,课题组博士生李诗彤在研究生专场进行了口头报告。

丁凡副教授特邀报告题目为“地膜(微)塑料残留与作物生长响应。”报告主要内容包括:1)传统地膜(微)塑料残留2)生物降解地膜的降解与微塑料形成;3)土壤环境与作物生长响应。

主要结论为:1)传统覆膜土壤中,地膜对微塑料的贡献为33%-56%,微塑料在土壤中可以向下迁移到深层土壤。2)生物降解地膜确实会产生微塑料,但从目前的结果初步判断其在土壤中的存留时间较短(几年);并提出了一种新的...

课题组一名博士生获沈阳农大第六届文献综述大赛二等奖

30.05.2023

      沈阳农业大学第六届研究生文献综述大赛圆满落下帷幕。经过一个月的专家盲审,课题组博士生吉德昌的“土壤圈和岩石圈固碳是实现碳中和的主力军吗?”的观点小文章获得博士研究生组二等奖。

      作者认为,考虑到成本等实际情况,人工举措导致土壤圈和岩石圈大规模固碳的可能性较低,土壤和地质不太可能是实现碳中和的主力军。作为土壤工作者,我们应当保持审慎的态度,不宜过度宣扬土壤固碳对实现碳中和的作用。土壤圈固碳,可以作为耕地保育或提高土壤肥力的附加值,但不宜作为第一目标来进行生态系统管理和决策。对岩...

课题组一名研究生荣获土环学院研究生学术演讲大赛硕士组一等奖

29.05.2023

     在土地与环境学院所举办的“潜心科研路 研途沈农情”研究生学术演讲大赛中,课题组中2020级硕士生陶招通过精彩的演讲报告,荣获此次演讲大赛硕士组一等奖。

                                               

     该研究是基于360天生物降解地膜添加的室内培养试验,在培养期间测定了生物降解地膜的质量损失,土壤碳排放量和土壤磷脂脂肪酸(PLFA)及13C丰度,通过13C-PLFA技术,定量分析了生物降解地膜在土壤中的碳去向和微生物同化过程。研究表明在培养360天后,生物降解地膜在土壤中的碳去向如下:质量损失为...

丁凡受邀在“RCR新学说”直播平台做学术报告

12.05.2023

        受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 (RCR)主编徐明教授邀请,2023年5月11日晚上8:00-9:00,丁凡副教授作为RCR新学说第130期的主讲嘉宾, 做题为“地膜(微)塑料残留与环境响应“的报告,主要内容包括:1)传统地膜(微)塑料残留;2)新型地膜(微)塑料残留;3)土壤环境与作物生长相应。北京农林科学院徐笠研究员担任主持。哔哩哔哩直播间和微信视频号同步直播报告内容。

        报告主要结论为:...

课题组一名研究生获得2022年辽宁省研究生自然科学学术成果竞赛一等奖

17.03.2023

    第22届中英资源与环境协会年会暨“2022年辽宁省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自然科学学术成果竞赛奖获奖名单公布,课题组2022级博士生李诗彤发表的论文“Macro- and microplastic accumulation in soil after 32 years of plastic film mulching”获2022年辽宁省研究生自然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术成果一等奖。

    该研究基于沈阳农业大学1987年建立的棕壤长期定位施肥与地膜覆盖试验站,测定了...

课题组一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和热点论文

01.03.2023

       根据基本科学指标(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最新统计结果,我们2022年2月发表在Environmental Pollution杂志(影响因子9.988)的论文“Macro- and microplastic accumulation in soil after 32 years of plastic film mulching”目前被引用70次,入选环境科学与生态学领域高被引和热点论文,被引频次排名前1%和千分之一。论文第一作者为2022级博士生李诗彤,通讯作者为丁...

3名研究生在“第22届中英资源与环境协会年会沈阳分会场”做口头报告

12.12.2022

陶招、戴吉照、李诗彤

        2022年12月6-8日,由辽宁省教育厅,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等主办,沈阳大学区域污染环境生态修复教育重点实验室(沈阳大学)等单位协助举办的“2022年辽宁省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第22届中英资源与环境协会年会沈阳分会场”在线上开展。会议以“韧性城市中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其减污降碳协同治理”为主题,邀请国内外青年学者一起共同探讨水环境与健康交叉领域的科学研究前沿问题,交流相关的研究进展,同时结合面临的实际问题,研讨包括辽宁省在内的各地区资...

丁凡受邀参加第二届地膜管理与污染防控研讨会

12.12.2022

       第二届地膜管理与污染防控研讨会于2022年12月6日在线上举办,本次会议由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主办,中国农业农村部农膜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协办,邀请德国驻华大使馆代表、欧盟农业主管部门领导、德国Tatjana Schneckenburger和 Carmen Wolf 教授、中国农科院严昌荣教授等专家出席。会议分别采用中/英文同声传译,在线参与人数超过2000。

       丁凡副教授应邀做大会报告,题目为“全生物降解地膜:微塑料与土壤碳平衡 &rdqu...

2022云南出差地膜污染见闻和感想

02.09.2022

戴吉照

        2022年8月6日-22日,我非常荣幸参加了中科院植物所孙文娟研究员组织的《云南植被志》的野外样方调查工作。云南属低纬高原,气候类型丰富,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动植物种类数为全国之冠,素有“动植物王国”之称。此次调查以粮油作物为主,以昆明为中心,分为东南,东北,西南,西北4个方向进行调查。我所在队伍负责调查昆明,曲靖,昭通的云南东北方向,共调查了80余组与土壤容重,土壤碳氮,作物类型和植物生物量指标相关的样品,为全省总计300余组调查样品的一部分。此次取样历时20天,途径昭阳区,彝良县,大关县,会泽县,宣威市,富源县,沾益区,陆良县,崇明...

课题组2名研究生在“第十一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上做口头报告

31.07.2022

李诗彤 陶招

      2022年7月25-29日,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在“冰城夏都”哈尔滨举行。会议主题为“创新环境科学 低碳环保健康”。大会设置58个分会,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做大会和分会场报告,学术论文报展、研究生专题报告会等学术活动,充分体现了“创新、参与、合作、前瞻”的会议宗旨。课题组李诗彤和陶招2名硕士生参加了本次会议并在研究生专题报告会场进行了口头报告。

  &nb...

课题组2名研究生在“第二十届青年土壤与植物营养会议”上做口头报告

26.07.2022

       常艺 吉德昌

       2022年7月21-25日,由中国土壤学会理事会党委、中国土壤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陕西省土壤学会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等单位共同承办的“第二十届中国青年土壤科学工作者暨第十五届中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会议”在陕西省延安市顺利召开。会议为土壤、肥料、植物营养等农业资源利用领域的青年工作者提供了交流、合作平台,激发了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活力和智力,促进了大农学各研究领域的贯通、...

祝贺诗彤、照杰、卢洁通过毕业答辩

23.05.2022

        5月23日上午,卢洁、贾照杰、李诗彤三位同学顺利通过了硕士毕业答辩。他们的毕业论文的题目分别为:卢洁:“长期覆膜和施氮对土壤和作物的遗留效应”、照杰:“植物地上与地下输入对土壤有机碳库及微生物的影响”、诗彤:“传统和生物降解地膜在土壤中的(微)塑料残留”。

        卢洁通过沈农后山长期覆膜和施肥试验站2018年和2019年两个生长季的土壤养分和玉米性状的结果,发现:(1)长期施氮通过降低土壤pH,降低...

STOTEN∣地膜覆盖的环境效应专辑出版

12.05.2022

 

为了加深对地膜覆盖环境效应的认识,国际重要环境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杂志2021年邀请地膜研究方面的学者(丁凡,蒋锐,David L. Jones, David Chadwick, Markus Flury, Pil Joo Kim)组织了专刊“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gricultural plastic film mulching: Fate, consequences, and solutions”,最后以专辑形式刊登了地膜覆盖的环境效应的18篇研究论文。

...

课题组两名研究生参加“第七届全国稳定同位素生态学学术研讨会”

21.10.2021

陶招    

        2021年10月15-18日,由中国生态学学会稳定同位素生态专业委员会,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举办的“第七届全国稳定同位素生态学学术研讨会”在吉林长春五环国际大酒店顺利召开,会议围绕加强同位素领域学者之间的交流,跟踪国际前沿,加强推广同位素技术在我国相关领域的应用进行探讨,会议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到会进行指导,并设置大会特邀报告,专题报告,分组讨论,培训,墙报展示,野外考察等环节。

      ...

祝贺铭轩顺利通过毕业答辩!

09.06.2021

   

       6月9日上午,李铭轩同学在土壤楼103顺利通过了硕士毕业答辩。他毕业论文的题目是“生物可降解地膜对土壤温度、微生物活性及群落组成的影响”。

        通过在海城和阜新试验站2018年和2019年两个生长季的结果,他发现:(1)生物可降解地膜与传统塑料地膜具有相同的增温效果;在作物生长前期,透明地膜可以增加土壤温度2~3 °C,而黑色地膜呈现降低土壤温度的趋势。与不覆膜相比,所有地膜处理均可以降低土壤日温差1~5 &...

课题组两位同学在第三届“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青年学者论坛上做口头报告

21.12.2020

       2021年8月20日,由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东北地理所小组、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地球科学分会、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主办的第三届“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青年学者论坛在腾讯会议顺利线上举办,B站同步直播。会议设置农业资源与黑土地高效利用、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区域环境与遥感技术应用三个分会场,邀请了国内相关领域著名专家学者线上讲座。会议面向“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学术前沿,进一步加强了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领域青年学者的交流与合作。

     ...

祝贺政宇顺利通过毕业答辩!

11.12.2020

       今天上午,王政宇同学在土壤楼222会议室顺利通过了硕士毕业答辩。她毕业论文的题目是“生物可降解地膜对玉米根系性状、产量及品质影响”。

        通过在海城和阜新试验站2018年和2019年两个生长季的结果,她发现:1)与黑色地膜相比,覆盖透明地膜可以更好提升土壤热时间,但是覆盖黑色地膜则可以更好地促进玉米根系生长。2) 生物降解地膜和塑料地膜,在土壤热时间,玉米根系形态和产量方面均不存在差异,说明在海城和阜新地区,生物降解地膜与塑料地膜的效果相当。3) 所有...

课题组4名研究生参加“第四届草地生态与适应性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

09.12.2020

       2020年12月5日~6日,由辽宁大学,中国草学会草地管理专业委员会、辽宁动物学会、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沈阳应用生态所联合举办的“第四届草地生态与适应性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 在辽宁大学与沈阳政协会馆顺利召开,会议围绕以动植物、微生物为对象的草地生态学基础理论和实践研究进行探讨,邀请了国内外草地生态学领域著名专家学者进行参会指导。 

       丁凡老师课题组的贾照杰、卢洁、常艺、陶招4名研究生参加了此次会议,其中贾照杰同学在分会场二做了口头汇报,并荣获研...

丁凡等在STOTEN上成功申请地膜覆盖专刊

30.11.2020

        近期,由丁凡领衔,英国Bangor University的Davey Jones和Dave Chadwick教授,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的Markus Flury教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蒋锐副教授,韩国国立庆尚大学的Pil Joo Kim教授,一起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影响因子:6.551)上成功申请了专刊(special issue):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agricultural plastic film mulching: Fate, consequence...

祝贺本课题组4位同学顺利通过毕业答辩!

13.06.2020

她们的名字及论文题目分别是:

 

葛丽炜(2017级硕士)

添加秸秆和生物炭对棕壤团聚体的影响及其碳去向的研究

 

常艺(2016级学士)

土壤有机质与微生物的生态计量学关系

 

陶招(2016级学士)

可降解地膜对玉米品质的影响

 

朱天越(2016级学士)

可降解地膜对玉米根系性状的影响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身为沈农人的心一如既往

让我们来深入了解一下...

5名本科生参加“辽宁省环保科技大赛”荣获二等奖

18.11.2019

胡世欣

      由辽宁省教育厅主办,沈阳农业大学承办的"第二届辽宁省大学生环境生态保护科技大赛"于2019年11月16日在沈阳农业大学召开,本届大赛由主、承办单位共同组织筹备大赛组织委员会,并聘请专家组成大赛评审委员会。比赛分为科技理念与科技实物两大类,主要有作品展示、现场答辩两个环节。丁凡指导的五名本科生(郭航明,孙悦,淮洋波,武凯,胡世欣)参加理念组的比赛并荣获二等奖。

 


图1 小组成员获得大赛二等奖

        该组同学从现今地膜不可缺少...

课题组3名研究生参加“第十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

25.08.2019

                                                                                    &nb...

土壤团聚体、胶体、粘粒、有机无机复合体等概念-----你会混淆吗?

06.12.2018

土壤生态学是土壤学与生态学的交叉学科。由于不同学科学者之间理解的差异,以及对英文单词的不准确翻译,导致一些相同的概念在不同学科中代表着不同的意思,或者一些不同的概念却表示相同的意思。团队的一名博士生近来在看一些土壤胶体化学的文章,对土壤学一些概念有一些疑问。下面是我的回答。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1.  土壤粘粒、黏粒有何区分?

 

        我认为:粘粒和黏粒一样,都是指土壤中小于2微米的矿质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