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意见反馈

关注公众号

获得最新科研资讯

新型显示技术实验室

简介 致力于前沿显示技术方面的研究,包括Micro-LED显示、量子点显示等

分享到

洞见明天!聚焦量产与商业化,今年Micro LED大会硬核指数爆棚

转自行家说

 2019-09-29

9月27日,由行家说&SNOW Intelligence联合举办的「行家Point·Micro LED量产与商业化研讨会」在深圳成功举行。11位演讲嘉宾,2场专题对话,紧紧围绕Micro LED供应链、显示技术与系统整合等产业热门话题展开探讨,为进入量产挑战和商业切入的Micro LED拨开迷雾。由此,产业前路减去几分迷茫,更添清晰和闪耀。

9月27日,由行家说&SNOW Intelligence联合举办的「行家Point·Micro LED量产与商业化研讨会」在深圳成功举行。11位演讲嘉宾,2场专题对话,紧紧围绕Micro LED供应链、显示技术与系统整合等产业热门话题展开探讨,为进入量产挑战和商业切入的Micro LED拨开迷雾。由此,产业前路减去几分迷茫,更添清晰和闪耀。

今天的会场一如往届,胜友如云,座无虚席。“过于硬核”、“信息量太大”成为许多观众的直观感受,激动人心的量产话题,耐人咀嚼的显示尺寸和应用场景,各产业链环节最新进度……前所未有的思想碰撞让观众眼界大开、大快朵颐,300多位与会者屏息聆听Micro LED脚步走近的声音。 

上午供应链专场,多位演讲嘉宾站在各自的产业链角度,从技术领域切入,梳理了微型LED的发展趋势、机会与挑战,同时也带来了不少切实的解决方案。 

蔡建东:从Touch Taiwan看微型化LED发展趋势 

行家说 & SNOW Intelligence创始人兼CEO蔡建东首先作了简短的开幕致辞,对本届活动的合作伙伴、出席研讨会的嘉宾及观众表示由衷感谢。随后,他站在产业观察者的角度,从今年的Touch Taiwan展出发,梳理了微型LED近年来的发展大势。他表示Mini/Micro LED是本届Touch Taiwan的主轴,展品规格重叠度最高的32寸MNT和65寸TV。 提及本届Touch Taiwan最具亮点的几家企业,如群创、友达、晶电、国星、瑞丰时,他透露,晶电对于Micro LED的发展较为神秘,以往都避而不谈相关技术,但据了解,晶电在Micro LED上的专利布局与技术进展都比较领先。 蔡建东还对Micro LED的成本挑战、量产挑战以及商业化路径进行了总结。他认为:目前微型LED已经可以覆盖从1寸到100寸的显示产品线,Mini LED蓄势待发,但两岸市场略有差异,Mini LED在超大尺寸上是内部技术路线之争,而Mini LED在中大尺寸上则是与OLED之争。如今,Micro LED愈发接近量产,除了巨量转移,产业的焦点也向巨量检测、巨量修复发散,并且出现了多对强强联手的局面。 

乔明胜:从Mini到Micro LED机会与挑战 

海信显示研发部技术总监乔明胜认为Micro LED不仅是从显示的角度,从数字、互动的角度上看,都是未来的显示技术。对于Micro LED而言,色域、动态范围、刷新率等性能方面超过OLED是可以预见的事情。从应用的角度上来看,Micro LED为互动和集成化上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此外,他对比了液晶、OLED和的物理特性,认为Micro LED要达到LCD、OLED的量产成熟程度,目前还是有一定问题的。 总结起来,Micro LED是下一代信息显示技术的最合适解决方案,而Mini LED作为向Micro LED的过渡技术,既可以做液晶背光,也可以做直接显示,Mini/Micro LED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场景,几乎涵盖了目前所有的显示应用。但现阶段,Mini/Micro LED还面临成本和良率上的挑战。 

徐宸科:Micro LED芯片到显示 

三安光电技术中心总经理徐宸科先介绍了三安光电在Micro LED领域的相关技术,随后,他阐释了对Micro LED的定义:50~60μm以下,无衬底的LED。他表示:在Micro LED的结构上,分为垂直结构和倒装结构等,不同的结构适用于不同的转移技术。他向我们透露:在外延片的尺寸方面,目前以4吋为主流,未来三安也会推出6吋片。在Micro LED芯片尺寸上,目前可以做到10×20μm,明年还可以做到更小。 他提及:传统工艺下,随着芯片尺寸缩小,质量会变差,但随着工艺的改进,目前芯片尺寸缩小,质量改变已经不明显。此外,他还介绍了Micro LED芯片检测修复、转移的方式,并表示目前三安已经拥有转移的设备,同时也在开发三色转移的技术,并展示了Micro LED三色转移样品的效果图。 

廖细致:结合5G传输的Mini LED和Micro LED显示驱动方案 

聚信光电副总廖细致率先对分辨率相对屏体的大小展开了分析,同时阐释了对应的点间距数值和应用场景。随后,他介绍了高帧率视频源的特点:DCLK双源触发、采用GLCK内振技术。此外,他还以公共安全监控现场还原画面为例,展示了不同帧率画面的情况。他认为:在高质量视频源的普及背景下,市场对硬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接下来,他讲到了目前业界展出的具有代表性的Mini/Micro LED显示屏,随之介绍应对Mini/Micro LED显示屏的需求,驱动芯片方面存在的挑战。他表示:高行扫、高整合,满足更小间距显示屏节省功耗上的需求,是驱动芯片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后,他还在会上介绍了满足5G型号传输的MBI5864驱动芯片,它可以适用于点间距为P0.4的高清显示屏。 

刘一帆:Micro LED显示面板技术及其量产挑战 

维信诺Micro LED前沿技术研究员刘一帆首先概括了显示应用对于Micro LED的需求,他表示常见显示应用对显示条件有着普遍的要求,同时具体的应用场景也有着特定需求。随后,他对主要显示技术在亮度、光效、对比度等技术指标上进行了对比。他认为,Micro LED的比较优势在于高光效、高亮度、窄光谱和高可靠性,Micro LED最开始走向量产的方向会在户外穿戴和AR,其次是大尺寸TV,接着是车载显示。 此外,他还对Micro LED的技术挑战和量产挑战进行了展开介绍。具体介绍了基于脉冲宽度调制(PWM)的驱动电路方案、基于Micro-IC的驱动方案的优缺点,以及量子点性能优化,巨量转移、检测、修复等技术。他还在会上展示了公司开发出的Micro LED样品照片,是一款小尺寸单色显示屏。 

专题探讨:巨量转移Mass Transfer解决方案 

易美光电CTO刘国旭担当上午专题探讨环节的的主持人,广东省半导体产业技术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龚政、维信诺Micro LED前沿技术研究员刘一帆、三安光电技术中心总经理徐宸科徐宸科,作为本场探讨环节的对话嘉宾,围绕“巨量转移Mass Transfer解决方案”的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先后针对不同尺寸的转移方案的选择,比较容易量产的转移方案,以及更符合长期市场化路线转移技术进行对话,交流碰撞。本场专题探讨详细内容,请关注行家说公众号的后续报道。 下午,众位演讲嘉宾围绕Micro LED的显示技术与系统整合展开思考,视野向着应用场景和商业仿真路线延伸,为我们描绘出未来图景。

 周华:全球显示技术格局及进展,Micro LED产业化持续推进 

CINNO Research首席分析师周华先对面板显示市场状况进行了分析,随后他介绍了Micro LED的三大关键技术:微小LED器件制作、背板技术开发和巨量转移技术,以及这些技术的主要参与者。接下来,他对Micro LED的外延片与芯片制备、背板技术、驱动方式、巨量转移、封装工艺、像素排布等展开了详细解读。他认为:除以上关键技术,完整的Micro LED工艺链上还有大量的其他工艺环节需要打通、改进和优化,从而真正实现Micro LED的产业化。 他表示:Micro LED及其前置过渡技术Mini LED,作为新型显示技术,经常被用来和OLED比较。使用Mini LED背光的LCD屏,在较大的尺寸上对比OLED具有良率、成本以及部分技术优势。而Micro LED(包括过渡形态的Mini LED直接显示)则在技术参数上拥有较大优势。Mini LED参数要求和难度低于Micro LED,目前已量产出货。在小尺寸手机应用上,Mini LED背光较难挑战成熟的OLED产品,但在OLED渗透率较低的IT、TV等中大尺寸或特殊尺寸市场,仍存在较多机会。而Mini LED直接显示技术也开始在超大尺寸应用上崭露头角。 

樊勇:次世代Micro LED显示面板 

华星光电资深工程师樊勇先介绍了MicroLED显示面板相关技术,包Micro LED芯片、拼接技术、修复技术、检测技术、转移技术以及色转换技术的重难点。随后对适用于MicroLED用的TFT背板展开了详细解读,对ITEM、a-si、IGZO、LTPS几种技术的优劣势进行了对比。他认为:IGZO TFT背板相较LTPS具有成本优势;IGZO TFT通过制程优化稳定可达到较好水平。在谈到Micro LED的光电特性时,他表示:显示面板像素间距越小,最大驱动电流密度越低;采用AM OLED驱动类似的PAM驱动方式,在Pitch <1mm,MicroLED的电流密度很小。 关于Micro LED柔性面板,他表示:Micro LED柔性面板的制程和OLED类似,目前需解决面板弯折可靠性和良率问题。关于Micro LED透明显示面板,他提到:目前的高穿透率透明MiniLED显示Tr可达60%,视觉体验仍不佳,Micro LED透明显示提升视觉体验,需改善像素设计;目前MicroLED 显示面板,单板最大可转移十几寸,限制了应用场合,需克服大尺寸透明Micro LED显示问题。 

黄伟:量子点色转换技术应用于Micro LED 

纳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黄伟先介绍了纳晶科技目前主要的量子点产品,紧接着,他结合显示技术,对量子点的商业化路线图进行了解读。随后,他对量子点的几大特性进行了阐释,包括可尺寸控制的发射波长、颜色,高饱和发射光谱,高发光效率,高热、光稳定性以及溶液加工。 接下来,他对Micro LED面临的挑战和对应的解决办法做出了讲解,例如:LED表面缺陷降低发光强度,尺寸减小导致总周长面积比增加,对此,他认为可以采用热处理、酸处理、钝化处理的解决方案。对于要匹配巨量转移、不同运行条件、不同材料和结构,使得芯片设计变得复杂的问题,他提到可以引入“量子点色转换技术”进行解决。 

李起鸣:“NanoLED”微显示面板技术 

JBD CEO李起鸣首先介绍了Mini LED、Micro LED、Nano LED三者的参数范围、应用场景。随后,他对JBD微显示面板主要制成步骤进行讲解,从MOCVD外延生长、硅基IC流片、背板IC设计、外延层剥离和转移到混合集成晶圆、薄膜沉积,再到光刻、蚀刻和封装测试,整个流程都作出了详尽介绍。 此外,他还提到了Micro LED在IC背板设计、MOCVD外延、LED芯片制造、像素级光学和封装测试等方面存在的技术挑战。在演讲过程中,李起鸣还展示了JBD微显示面板的技术指标,亮度达2,000,000 nits,像素大小为2.5微米,分辨率有720P和1080P。他表示,这项技术是在整个工艺的源头上进行创新,属自主设计,100%国产化,专利可在全球范围内使用。

刘传标:Micro&Mini LED在不同场景应用的解决方案 

Micro&Mini LED研究中心主任、RGB超级事业部技术总监刘传标的演讲先从Micro & Mini LED在不同场景应用的市场动态切入,他表示:Micro LED在6吋及以下尺寸的显示应用场景将会有很好的发挥空间,例如VR/AR眼镜,可穿戴消费电子等产品。在演讲过程中,刘传标还向大家透露:2019年年底,RGB超级事业部还将推出P0.6第三代Mini LED,旨在对标110吋LCD大屏显示。 此外,他还针对当前Micro LED的诸多技术难点进行了逐一讲解。他表示:小屏显示封装的关键技术在于巨量转移及修复、外延及芯片技术和全彩化。在演讲的最后,刘传标自信地向业界转达了国星光电对未来显示产业的布局:2020年,AM-Mini LED显示将进入到P0.5以下范畴;到了2021年,RGB超级事业部将攻入Micro LED领域。 

张嘉弘:Micro LED技术格局与市场机会 

SNOW Intelligence &行家说研究总监从摩尔定律与海兹定律的底蕴差异出发,介绍了两者的基本概念。他提到:晶体管追求尺寸微缩与集成数量,LED的效用核心是亮度跟价格,尺寸跟数量对LED来说并不是关键要素,LED单颗chip可以达到1m㎡,而同样面积的IC已经可以容纳约一亿颗晶体管。此外,针对微型LED,他还对减少材料消耗、改变产业结构、推动制造技术革新、创造应用价值这四个产业化方向展开思考,他表示:光源一直都是显示的核心,我们要综合考量色彩表现、亮度&对比、转换效率、成本效益这几个方面的因素。 关于OLED和LED、LCD的功耗对比,他认为要从正确的角度去看待,例如,OLED在暗画面居多时,因为像素关闭占空间管理优势,而LCD在高亮度与全白画面时的使用,功耗仍然乐胜OLED。他还认为,我们要从动态视角看显示技术竞赛,高对比度、高透明、高整合将是Micro LED商业化的关键因素。 

专题探讨:Micro LED商业仿真路线 

瑞丰光电CTO裴小明主持了下午场的专题探讨环节,本场对话嘉宾有海信显示研发部技术总监乔明胜、JBD CEO李起鸣、华星光电资深工程师樊勇、乾照未来显示研究院院长柯志杰,他们聚焦“Micro LED商业仿真路线”展开对话,先后探讨了不同尺寸Micro LED应用切入商业化的可能性,车用、可穿戴、电视等应用背后的技术和市场逻辑,各种物理形态的Micro LED所匹配的应用场景。本场专题探讨详细内容,请关注行家说公众号的后续报道。 除精彩的演讲和探讨环节外,我们还在活动现场采访到了ASM 销售总监顾志豪先生,他向我们透露:“在转移方式上,ASM采用的是巨量焊接技术,目前已达成一次转移10000颗Micro LED,接合效率一次可超过80000片。在芯片尺寸上,Die size最小为10μm X 10μm,良率更是达到了99.997%。” 

此外,ASM的专利焊头能够在高温下依然保持焊接的高一致性,在350摄氏度下达到2μm以内的精度,室温作业下甚至能达到1μm以内。巨量焊接技术免除了回流焊工序,大大提高芯片位置精准度及焊接良率,同时可以有效提高 LED 发光角度的一致性,减少显示屏像素间的差异。 他还表示:“目前,ASM已与很多国际知名客户自研发阶段就开始展开紧密合作,大家在各大展会上看到的焊接在晶圆、玻璃、柔性材质等基板上的Micro LED,不少都是由ASM的设备生产出来的,它们将广泛应用于穿载式消费性电子产品、车用照明及显示屏、商用显示屏(包括柔性和透明屏)等产品。” 

Micro LED量产与商业化研讨会就此圆满结束,这是短暂的一天,也是充实的一天,我们仿佛见证了Micro LED从理想走向务实,从科研走向产业化的的历史转折时刻。 在今天,Micro LED不再是“空中楼阁”,更不是“雾里探花”。我们看到了产业多年来的默默耕耘,浓缩成了一道菜肴,犒赏每一位关注Micro LED,支持Micro LED的人。 在今天,当产业的目光从聚焦到发散,当昔日的研究者、新创者都成长为行业巨头,并且还有更多后来人崭露头角时,我们明白:Micro LED踏向未来的脚步更加豪迈了。 在今天,我们看到的是明天。

创建: Mar 10, 2020 | 16:36

分享到: